/ 大字报 / 23浏览

德国革命史第三讲-议会共和国还是苏维埃共和国?

德国革命史第三讲-议会共和国还是苏维埃共和国?

讲座提纲

一.论资本主义民主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产生在于维持与巩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劳动人民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各先进国家内已失去进步性,资产阶级是最不在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他们当然可以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表面形式完全丧失掉但上层建筑仍然属于资本主义,因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存在的一大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束缚住人民革命的可能性而不在于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表面形式。

  • 在当今中国进行民主革命不过是“同义反复”

二.什么是革命,怎么理解革命?

  • 发达帝国主义国家内的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并不是简单的群众运动,而是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大规模起义或者战争,是一场阶级对阶级的大战。但如果把革命理解成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那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帝国主义国家内完全有可能爆发,但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在发达帝国主义国家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应当理解为:在垄断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为首的全体劳动者间的矛盾下,发动一场长期的对统治阶级的大战,迫使该国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并摧毁原有的生产方式;争取民主的斗争可以认为其没有脱离资产阶级民主斗争的范畴,其想要完成质变就应当将它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场战役,将它当作迫使统治阶级改变统治形式的手段而不是革命的目的。(也就是说,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我们应当将“民主革命”囊括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内而不是单独列为一个重要的范畴,所谓的“民主革命”已经无法单独成为一场“革命”了-----整理者的理解)

三.德共的产生与消亡

  • 德国共产党的产生与建设

    产生:在与社会民主党右派的斗争中成立,通过参与革命斗争并与各地工人建立联系中确立

    建设:通过文艺创作,理论学习,阶级斗争中建立群众基础;在最微小的阶级斗争实践中领导工人,捍卫群众利益的过程成为一个真正的群众性共产党

  • 德国共产党的失败

    原因:在搞统一战线,群众工作的同时却没有准备好地下斗争和武斗

    结果:被国家帮助的准军事组织斩首歼灭

    启示:假如我们的组织工作不开展,马列毛主义者没能在日常斗争中和群众结合起来,那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就有可能分享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结局

四.在当今的中国还要不要进行民主革命?

  • “在21世纪,一个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群众自己领导和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法国革命中最激进的共和派都要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继续革命的国家,哪怕是在资本主义复辟后,它的生产关系也不过是由为人民需求服务的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蜕化成了为追求无尽利润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我们还没有退回到需要去打土豪分田地的地步。”

讲座内容

主讲人:

同志们我们马上开始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27/028.htm

“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一次行动,不是一条战线上的一次会战,而是充满着激烈的阶级冲突的整整一个时代,是在一切战线上,也就是说,在经济和政治的一切问题上进行的一系列的会战,这些会战只有通过剥夺资产阶级才能完成。如果认为争取民主的斗争会使无产阶级脱离社会主义革命,或者会掩盖、遮挡住社会主义革命等等,那是根本错误的。相反,正象不实现充分的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一样,无产阶级不为民主而进行全面的彻底的革命的斗争,就不能作好战胜资产阶级的准备。”-列宁 《社会主义革命和争取民主的斗争》

我们在上一次向各位具体介绍了1918年革命是如何开展的,特别是在战术成面的组织和宣传活动。

今天我们则是要关注德国革命背后的一些根本性的性问题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随着卡尔•李卜克内西和谢德曼先后宣布建立共和国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历史宣告终结,只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区别,一个重大的区别。

究竟是“德意志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还是“德意志共和国”?

同志们,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资产阶级社会中,由于资产阶级不间断地压迫剥削,无产阶级也必然会不间断地采取被动的、主动的、自发的或是自觉的反应

历史上,并不是马克思,而是正是资产阶级的学者首先称呼这种反应为“阶级斗争”的(只不过当时是市民/资产阶级/农民与封建主/贵族的斗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彻底在这颗星球上取得了主宰地位,其他各种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哪怕还是存在,也往往只是在各个殖民地国家中,扮演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部分了。

而资产阶级,至少在各个先进国家,也就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中已经彻底失去其历史进步性了。

毕竟对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拟人化,而对于资本而言,除了永无止境地榨取更多利润,也就是无限、盲目地积累剩余价值外其他其实都是虚的

假如某个社会中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能够保证利润最大化,那么资产阶级就好支持这种制度。

例如在当代西方,他们的统治阶级是私人垄断资产阶级,历史悠久、来源不同

他们是完整地经历了手工业阶段和蒸汽阶段的自由竞争,然后自发地形成了多个垄断集团主导社会经济,因此资产阶级表现为多个大私人垄断资本集团。

而那里的劳动人民,例如美国和法国又在推翻外国专政或者王朝专制的斗争中争取到了部分组织宣传权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这两个因数综合起来,产生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在实践上,人民能够通过资产阶级形式上的国家心脏(议会)对统治阶级产生一点不触及其核心利益的影响。

但是各位同志们,是否世界上所有的资产阶级都把一人一票、至高法和三权分立看成是必须的呢?

同志A:

不是的,比如中特

主讲人:

假如美国的或者韩国的资产阶级能够摧毁所有的群众组织和运动,并且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再也组织不起来,保证资本家能够安稳的赚钱,各位觉得他们会去“捍卫民主”吗?

实际上我们的资产阶级只有对待无产者的时候才是最强硬的,而对于其他剥削者,包括各种“专政政治”他们则是非常包容的,哪怕是所谓最民主的英美

英国资本家在二战前高度赞扬纳粹党在德国“歼灭一切布尔什维克”,“建立真正符合欧洲民族道德的国家“

在美国,哪怕是林肯,一开始也绝不是主张坚决废除奴隶制的

直到战争爆发,在千百万工人的支持下他才决心歼灭奴隶制,捍卫共和国

总之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民主制具有实行普选权和政治竞争以及工人阶级能够施加各种压力的特征,在这种民主制的条件下,国务负责人员的关键问题是要能够不受来自下面的不适当的干扰,推动手头进行的工作,但同时又提供参与政治的充分机会,使这个制度的合法性不致发生严重的问题。

中心的问题不是要把民众悉数排除在外;那样做将是危险的,最后还会自招失败。问题倒在于让民众在适当的不至于反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范围内参与政治;但同时要“避免让民众享有”决策的权力。

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在理论上和形式上尊崇民众参与的原则,在实践上和本质上尊崇民众回避的原则。

一方面保证民众享有体现在奉为神圣的普选权中的权力,另一方面又横加阻挠,拒不实行那种诺言。固然有一套民主制度和惯例使工人阶级、参加工会的工人、各个政党和团体等能够赖以自下而上地施加压力和提出要求,来表达意见和选派代表;但资本主义制度的整个背景又要求尽可能地削弱它们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直到今天,“列宁道路”和《前进报》的天才们还在鼓吹中国工人阶级必须发动一场革命来最求这么个虚伪的东西!

要知道我们马列毛主义说的革命并不是简单的群众运动,而是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大规模起义或者战争。

是一场阶级对阶级的大战

也就是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一次行动,不是一条战线上的一次会战,而是充满着激烈的阶级冲突的整整一个时代,是在一切战线上,也就是说,在经济和政治的一切问题上进行的一系列的会战,这些会战只有通过剥夺资产阶级才能完成。”

我们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一个时代中,一系列会战组成的宏大战争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意思首先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绝不是如1917年10月的俄国或者1918年11月的德国那样的一次大城市工人总起义。

实际上1918年德国工人在起义阶段是比俄国兄弟更为顺利的,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

这是因为德国工人在其他会战中失去了很多

在最终决战之前的各种会战中,有相当多的战役可能虽然是由工人主要参与的,但是完全体现不出一点社会主义性质

即要对抗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这样的斗争,可能是群众自发举行的,例如目前在德国进行的、超过百万人参与的大众工人罢工。

又或者是目前韩国那样直接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街头运动。

无论是那种,我想都可以称其为群众性的资产阶级运动

但是能否认为这些运动可以自己发展到革命的程度?

以至于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我们也可以期待未来可能爆发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

同志A:

不能,需要有先锋队的领导

主讲人:

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什么是革命的理解

如果我们认为只要是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都算革命,例如资产阶级媒体经常提的各种“颜色革命”,那么就完全可能爆发

那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帝国主义国家中已经爆发了许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

在共产国际的纲领中,列宁总结到:在帝国主义时代日趋尖锐的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资本主义类型的多样性,造成了不同国家内资本主义成熟程度的不同,造成了各国革命过程的不同的特殊条件。这些情况所造成的历史上必不可免的结果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和速度各不相同,许多国家必须经过通向无产阶级专政的一定的过渡阶段,以及个别一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式有所不同……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德国、英国等)有着强大的生产力和高度集中的生产,那里小经济的作用比较微弱,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制度建立已久。在这些国家里,政治方面的主要纲领要求是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经济方面的最突出要求是:没收全部大生产,组织大量国营的苏维埃农场,把少量土地分配给农民,容许较小范围内的自由市场关系,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农民经济集体化的髙速度发展。

共产国际在这里指出的是历史的方向,是在战略上分析这些发达社会中,社会主要矛盾,即垄断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为首的全体劳动者间的矛盾只能靠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解决,接下来这些社会还要进步别无他法,唯有通过革命到社会主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列宁说帝国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的腐朽阶段、灭亡阶段,是社会革命的前奏

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已经具备,而主观力量还不够的阶段

在德国革命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点是多么的重要

1918年革命爆发,虽然皇帝被驱逐了,但是各个企业中,老板还是在,土地还是归王公贵族。

这个时候,社会民主党宣布德国革命已经结束了,民主共和国已经建立了,是最无耻的欺骗

因为革命恰恰没有结束,而是暂时被击退了,但是革命爆发出的强大力量又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采取新的统治方式

而群众也毕竟在斗争中争取到了一定权益,更为关键的是1919年后,在德意志的土地上第一次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这个党经过初期的混乱与挫败后,已经在直接的社会革命中,通过血与火的斗争把自己建设成了世界上第二个真正的共产党。

这也就是列宁说的“欧洲工人必须在几年内走完俄国工人几十年来走的路才能赶上时代发展”(非原文,大意如此)

同志C:

这个先锋队如何产生的,最好展开讲讲

主讲人:

所以我们可以说,正如1917年3月8号的俄国二月革命绝不是俄国革命的终点一样,1918年11月8日的革命也不是德国革命的终点

同志C提的问题确实值得展开

实际上历史上各国党都是通过真正的革命斗争才称为先锋队的

德国共产党从斯巴达克斯同盟开始,经过德国共产党(斯巴达克斯同盟)、德国统一共产党等几个阶段,最终发展成为了德国共产党。

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以前,在德国还没有“布尔什维克”。

斯巴达克斯派在一系列重要的策略问题上,比如利用议会讲坛和在机会主义工会内开展积极勇猛的反对活动等问题上,与布尔什维克有着非常相似的看法。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用了多年的时间,才艰难地吸收了布尔什维克关于党的思想。他们反对集中制,他们认为集中制必然会变成官僚集中制,至少也会成为官僚阶层的源泉。他们青睐自发性,他们认为工人阶级与它的政治运动是一体的,他们反对工人贵族的概念,而列宁和拉狄克等人则利用了这个概念去证明:革命派必须有意分裂社会民主主义运动,这一分裂具有历史必要性。

在理论上,德国共产党的发展受到了俄国同志的关键影响

俄国党这个时期扮演了世界共产党的角色

包括列宁和李卜克内西在内的各国革命者坚信,布尔什维克主义作为胜利了的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应该被嫁接到已被危机折腾得四分五裂的德国工人运动的身体上,并应该掌握德国工人运动中的各种革命流派,不是把这些流派给俄国化,恰恰相反,而是应该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经验与总路线(而不是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它们,并以此来让布尔什维克主义“德国化”。

实际上,同志们,我们现在也在干这件事,把过去的经验教训嫁接到今天的中国革命上

但是我们和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德国同志当年是在革命中建党的,而我们是在革命前开始这项工作的

当然,最终肯定也只有实践出真知,通过了革命的检验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群众性的共产党

在一开始德国共产党是在同社会民主党的斗争中成立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它是在社会民主党内部成立的

哪怕是经过了1918-1923年社民党的镇压后,德共内部也有不少人对社会党事大

不过这是后话了

这个党真正成为一个共产党,是在1919-1920年间,通过参与柏林一月起义(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遇害)后,在全国各个主要工业区的斗争和战斗中的工人建立直接联系的

在这些斗争中,共产党人和各个党派(包括社民党)的群众一起保卫苏维埃

他们只是在各个领域身先士卒,敢为天下先,彻底的为群众利益张目才取得了群众的信任

也因为社会党高层的叛卖政策,以及独立社会党口头革命,实际上无所作为的原因

当时真正原因为工人阶级奉献的人别无选择,只有和德共联合起来

独立社会党这个中派大杂烩后来自然因为社会越来越撕裂,革命危机越来越深刻而不可避免地分裂成了左右两派

左派,也就是真正的工人革命者和组织家在1920年集体加入了共产党,右派和口头革命家则回到了社民党

在这些斗争中,例如巴伐利亚苏维埃中,几百名巴伐利亚革命者未经审判就被杀害了,党的青年干部列维涅被打成布尔什维克间谍,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后被枪杀。在法庭上,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死刑?我们共产党人全都判了死刑,只不过死期不同而已!

后来,大众传媒和右翼在宣传中都把慕尼黑革命写成了洪水猛兽,把这段时期写成群魔乱舞、暴徒四起的时期。慕尼黑,反动的大本营,成了纳粹主义的摇篮。

就像文革失败后,曾经世界革命的中心变成了世界资本主义最顽固的反动大本营之一一样

这个党不但参与即有的群众自发斗争并发挥领导作用,而且也定期直接组织领导群众运动

每年它都要组织盛大的示威游行,纪念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遇害

这些活动每次都会引来资产阶级的严密监控甚至直接镇压

同志B回复主讲人:

卢森堡曾经也有关于先锋队问题和列宁讨论过吧

主讲人:

在文化阵线上,德共通过革命歌曲,无论是悼亡曲、进行曲还是战歌,形成了自己与群众的独特传统与联系。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政治歌曲,由群众创作的革命歌曲,是德国工人运动的特色,这个特色被延续到了二十世纪,德共从中获益良多。游行和集会都以歌曲开始,又以歌曲结束,游行与集会的整个过程中,都一直有高水平的合唱团在引导和支持群众的歌声,这些合唱团是由党员和同情者组成的,他们其实就是一支支宣传鼓动队

在理论学习上,为了提高党员的政治水平,德国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级党组织每周至少开会一次,全体会议也经常举行。从一九二一年起,为了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一九二二年开办了了两次中央培训班,一次开了三个月,另一次开了一个月。学员共有七十四人,都是由各地委推荐入学的。有七个地委自己开办了“积极分子班”,另外还有四位流动讲师为十六个地委开办了类似的课程

同志C回复主讲人:

无产阶级革命失败,资产阶级就一定要加倍反攻清算。修正主义者篡夺德国革命,把社会主义革命变成民主革命,结果却革出个纳粹主义。

主讲人:

总之党的的建设与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体现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而较少体现于阐释自己的世界观与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而布尔什维克的例子已经表明,做到后者需要培养大量的工人阶级骨干,德共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世界第二个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不只是因为他们深度参与了革命危机时期的一系列斗争

更是因为数以十万计的党员完全忘我的在工会中、农业社中和各种群众组织中工作

他们缴纳的党费是社民党党员的三倍

他们的议员把多出柏林平均工资的收入全部交给了党

德国当时只有20%的人务农,而俄国在1914年城市化率只有15%

因此,在德国党内工人占比居然比俄国党更高也就不难理解了

季诺维也夫说过:“大约99%〔的德共党员〕是工人。

“在与左派独立党合并后,几十万工厂工人涌进了统一后的党。在党的各种会议上,与会代表与干部的工人阶级性质,令当时的观察者们为之惊讶。许多党员是技术工人,这一点在五金业更为突出,当时的德共还不像十年后一样,是一个非技术工人与体力雇工的党。女党员的数量比较少,仅占全体党员的十二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当时有法共党员记载“有大约一百人出席了会议,个个看起来都像是几小时前刚离开工厂的。而在法国,即使是在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区,支部书记与司库们的会议也从未表现出如此的工人阶级性质”

总之,德国是在战前反动社民党内部斗争主义的斗争中准备好了基础的骨干的,然后在1918-1923年直接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与和群众一起战斗,一起绞死,从而获得了初期的群众基础。

随后在多年来具体的日常斗争中,在最微小的阶级斗争实践中领导工人,捍卫群众利益的过程成为一个真正的群众性共产党的

这个党和它领导的运动一直在最险恶和最有机遇的环境中战斗

和同时期的另外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中共相比它还有两大先天劣势

也是所有工业国共产党的劣势

即不可能在社会中组成根据地和对应的军队

当然准军事组织还是能有的

而德共最终其实也就主要亡于还在慢慢地搞统一战线,搞群众工作,却没有准备好地下斗争和武斗

所以虽然在1930年后德共力量井喷式发展,到1933德国离再一次革命,离德共领导工人直接夺权可能也就差2-3年

但是统治阶级以快打慢,直接通过国家帮助的准军事组织把德共斩首歼灭了

颇具满清抢夺明末农民大起义成果的味道

这一时期共产党参与了许多群众性的资产阶级运动

但是他们一直清楚,最终一切都是为了阶级决斗,即通过全国总起义/武装总罢工夺权

从而在政治上实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也就是共产国际纲领中说的“政治方面的主要纲领要求是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

而群众性的资产阶级运动假如真的在德国这样的社会发展到了革命军的程度了,它也就必然是会突破资产阶级斗争范畴的

因为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革命这种阶级对阶级的大战要进行必须进行天才的战略规划和严密的战术执行

其中肯定还会不可避免的输掉一些战役

这其中我们一定会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例如当初布尔什维克也通过1905革命迫使沙皇搞了个杜马

这就是“统治阶级不可按原有模式继续统治”的具体表现

说不定以后英国革命的时候,资产阶级也会在某个阶段搞个议会改革,把国王废除了,取消部分上议院贵族权力

就和历史上德国资产阶级选择共和国一样

这个时候我们知道,这绝不是说什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了,而说社会主义革命这场大的战役中,我们已经通过运动迫使统治阶级改变统治形式了

这是某场战役部分胜利的结果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战役,这样的群众斗争在政治上产生了资产阶级代议机关,或者实现了部分自由派的主张,称呼这样的斗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突破资产阶级民主斗争的范畴(即争取抽象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斗争)

但是这样的斗争要实现质变,要去真正直面社会主要矛盾就只能被视为是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一场战役

我就不拿发达的德国,和今天中国这样几乎完全摆脱封建生产关系的社会说事了

就说上世纪初的日本吧,这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工业相对落后的“穷鬼帝国主义”吧

当时共产国际是这样分析的“由此可见,在这个資本的托拉斯化达到了如此离度水准的国家,为实現日本国家的民主化,对扫除天皇制和打倒目前統治势力而进行的斗筆,不可避免地将由对封建残余的斗爭轉变为对资本主义本身的斗争。而日本资产阶級民主主义革命就将以很快的速度轉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因为,现代的日本尽管存在着一切封建的特征和残余,但它又是日本资本主义最集中的表現,它包容了許多日本资本主义录中枢的神經,所以,对它的打击就将成为对整个日本資本主义体制最强有力的打击”

那么在21世纪,一个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群众自己领导和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法国革命中最激进的共和派都要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继续革命的国家,哪怕是在资本主义复辟后,它的生产关系也不过是由为人民需求服务的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蜕化成了为追求无尽利润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我们还没有退回到需要去打土豪分田地的地步

自然在争取社会主义的这场战争中,许多群众运动不会是社会主义的,但是历史的看,如果我们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斗争称为革命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只有社会主义革命一条道了

这场革命并不见得会胜利

假如我们的组织工作不开展,马列毛主义者没能在日常斗争中和群众结合起来,那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就有可能分享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结局

而要如何取得一场革命的胜利,这就是我们寒假期间下一个历史专题,俄国革命史的内容了。

以上,感谢!

今天的内容非常杂,逻辑不强,打破了我原本的计划。

因为计划实在不如变化,我没想到我会在这个问题上深入这么多

希望各位同志谅解!

同志C:

这些是有益的深入,就像列宁所说,关键是要剥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要有民主也是要通过组织起来去剥夺资产阶级的民主,而不是去想要资产阶级自己搞什么民主。

主讲人:

是的,民主是有阶级性的,而且为了经济利益,许多资本家例如今天中国一般的资本家也愿意放弃追求政治代表

对工人而言,说什么多拿一块钱的工资比什么主义都强是最彻底的叛徒理论,而对资产阶级就是真理了

对于资产阶级而言,只要能够牟利,有没有议会当门面压根无用

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最求一般民主是为了更广的的斗争服务,是为了获得讲台更方便接触群众

“社会民主党推崇民主共和制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同专制农奴制的资产阶级制度相比较而言的,是把它当作阶级统治的最后形式来推崇的,是把它当作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最方便的舞台来推崇的,它推崇的不是资产阶级的监狱和警察、私有制和卖淫,而是为了对这些设施进行广泛的和自由的斗争。”

台尔曼也参加了德国的总统选举,他明知选不上,但却依旧参加,为何?

因为在选举中真的能够把队伍团结起来

这不是说的一般资产阶级政客的那种欺骗式演技,例如特朗普的那种集会

在德共第一次总统竞选大会,八千多参加者就遭到警察袭击。警察阻止共产党候选人恩•台尔曼讲话并向集会开枪。

“德共在乎的本来就不是选举中的得失,而是借此巩固自己的基本盘(用“列宁同盟”另一首领、对台尔曼参加总统选举持反对态度的路特•费舍的话说,“不用说,党并不指望台尔曼会当选总统,但是,它居然能使数目相当大的一批人紧密地团结在未加冲淡的共产主义口号的周围,这种成功使党非常兴奋。在许多党员看来,这种成功要比选举中可能获得的任何胜利都更有价值……”)。”


欢迎加入工农解放社

团结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组织,寻找共同为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战友!

频道: https://t.me/WPEC2025

群组: Telegram: View @Liberation1917

XMPP桥接群: https://conversations.im/j/[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 https://forms.gle/4QPjVfzbPCij35Hj6

Administrator
关于农村问题的讲座
德国革命史第二讲
德国革命史第一讲
关于工人运动的讲座
有关性少数与马列毛主义的讲座
”西马”是如何反对马克思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