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在民间舆论的争论声、骂声和声讨声中,姜萍事件还是以各相关方面难堪的沉默而暂时告一段落了,没有意外的话,除去八月决赛优胜成绩公布时的小小回热,事件应该是要以冷处理的方式逐渐淡出了。事件把资产阶级欺骗群众,极力掩饰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反动本质的卑劣伎俩充分体现了出来。
1.基本经过:
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下属研究机构达摩院在其各平台官方账号上发布宣传视频,称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在读学生姜萍在其举行的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力压各大国内外知名高校参赛者,获得初赛第12名卷面93分的优秀成绩并打入决赛,引发大规模的舆论关注。
起初绝大部分网友不吝溢美之辞,称姜萍为“天才少女”,部分官媒也作肯定宣传。同时,也有部分人士质疑姜萍不具有对应的数学能力,主要依据是其普通中专生身份,采访视频当中的板书错误和表达瑕疵,以及初赛的开卷性质和题目难度(数学专业本科四年级至研究生一年级难度)。随着姜萍家庭情况、数学笔记本照片、老师王闰秋(江苏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涟水中专数学教师)和83分数学月考成绩单等具体情况的陆续曝光,网络舆论分为旗帜鲜明的“挺姜派”和“倒姜派”。
6月18日,阿赛组委会辟谣称未要求姜萍额外答题自证,此后舆论争端愈发白热化。6月22日阿赛决赛正常举行,赛制为闭卷个人设备视频会议线上监考不间断答题,并按不同数学领域(难度达到细分专业博士难度)分别出卷,预计8月公布优胜名单,未证实的消息称姜萍参赛并答题顺利。6月27日涟水市教体局回应称姜萍月考数学83属实,参赛电脑系借用他人。此后,不管网络上各种消息如何传播,相关方面及官方至今无进一步正式表态。
8月22日,阿赛官方未如期公布优胜信息。9月5日,未证实的消息称姜萍及其老师王闰秋未在涟水中专出现,姜萍家也已人去楼空,消息并未引发较大的舆论反响,网友普遍认为事件已接近定论。
把“挺姜派”和“倒姜派”分别叫作“左派”和“右派”当然是完全歪曲的,而更为搞笑的是原作者后来居然认为自己把左右归反了……可见真正的左派在墙内舆论中有多么缺席
2.观点和其他分析
尽管有着“全球数学竞赛”这样的名号,但阿赛其实是大多由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参加的国内商业比赛。而非科班黑马初赛获得好成绩的故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例如2023年初赛中有脱颖而出的快递小哥孙金元。事实上阿赛自2018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几乎年年都要宣传类似的选手,已经几乎成为一种增加赛事热度的例行炒作了。
显然,今年的事件引起如此之高的舆论热度,和姜萍中专生的特殊身份是分不开的。一个正面评价几乎只存在于虚伪的官方宣传里的身份在数学竞赛里逆袭获奖的故事,方便官方无耻地挽回自己颜面的同时,几乎必然也要引发舆论两极分化的反应。而在阶级社会里,这种反应天然地要同群体的阶级身份联系在一起。所以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无产阶级和下层小资产阶级大多情感上支持姜萍和中专生群体,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以上几乎清一色地指责姜萍。想要阐明事件的实质,就不能不具体地分析各派的观点态度。
阿里方面:
正如前面所说,整个事件的直接起因就是阿赛官方发现初赛中姜萍的情况之后进行的炒作,现在看来这炒作无疑是极其夸张而具有摆拍成分的,而本身拉无产阶级的子女站台满足自己的商业利益也是非常恶劣的行为。这种炒作同时为挺姜派(前两年官僚资产阶级反垄断使得他们对阿里等私人资本印象极差)和倒姜派所不齿,于是质疑声一起,很快就宣告炒糊了。经历了几乎每一派的口诛笔伐,发现辩解无效的阿赛官方只好当起了不回应不公开的鸵鸟,基本退出了舆论场。
挺姜派: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是“挺姜派”的大本营,这些平台的用户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和中下层小资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阶级背景相近的中专生姜萍表现出了一贯的朴素善良,他们从“底层逆袭”的故事里获得了相当的慰藉,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能够观察到这一派繁杂言论当中的一些进步因素,例如“要质疑怎么不一起质疑其他人”的论点,为什么只质疑这个中专生。这里已经折射出所谓“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是多么骗人的鬼话。而某些所谓“左派大V”则是另一个路数,他们是一贯认为“上面是好的”,幻想要靠青天大老爷来“节制资本”,所以他们就开始对着主办方阿里达摩院发难,要求公开串通造假黑幕,指责阿里初赛权威性太低给了旁人质疑姜萍的口实。不过他们对当前教育体制的态度还不太一致:有人认为姜萍的出现打败了高考特权者正代表着教育体制的胜利;另一些羞羞答答还承认教育体制“有些问题”,以至于差点把姜萍埋没了。这群人在墙内和某些官方支持的建制派小丑合流,不断地欺骗群众,把舆论引导入资产阶级的话语体系中,群众某些关于“背后资本势力”抹黑姜萍的归因就来自于他们的观点,他们一向把任何事件不加分析地和我国私人资本家扯上阴谋论式的关系,披一副红皮来充当官僚资产阶级的辩护士,不批倒批臭这群人,不在群众中间彻底消灭他们的影响力,我们在墙内的宣传就不能前进。另外一些群众诉诸资产阶级法律原则,如要求抹黑者“举证”、保护“隐私权”,又是受到过去网络事件中特色一向挥舞的“网暴”、“造谣”、“侵犯名誉”的影响,等等。包括某些幼稚搞笑的女权言论,一度也成为为姜萍辩护的重要观点。
以上就能再次看出,在社会事件当中,群众的阶级意识和亲身经历让他们时常能够提出进步的,揭破资产阶级欺骗的观点,而黑帮和他们的走狗也要一次次地混淆群众的阶级立场,扰乱群众自发对事件的客观分析,试图塞入资产阶级的垃圾。这种斗争直到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被彻底清除之前都会存在。特别还要指出的是,尽管大多数群众都同情姜萍的遭遇,但是其中的某些支持并不是完全朴素的。不管怎么说,姜萍的参赛行为本身也只是在稍微小众的赛道上争取资产阶级社会秩序下的阶级跃迁罢了,事件中一部分群众的观点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羡慕姜萍所代表的阶级跃迁可能性,从而仍然做着努力奋斗爬上去的机会主义美梦。对应地,某些群众认为姜萍作弊,亵渎了自己的努力,实质上就是挤占了他们“爬上去”的可能,他们的观点倒向倒姜派也就不意外了。这些幻想只能留待未来的宣传和残酷的现实去打破了。
倒姜派:
从最开始,质疑的声音就集中在知乎这类所谓“严肃知识”平台上,换句话说,主要参与者是中上层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这里面又有两种人,一种是某些地位较高的资产阶级学者,例如公开发声的袁心意、陈晨等人,他们的观点是自由资产阶级的所谓“理中客”的典型,大概是复述了整个事件并且“客观”地提出了应不应该自证、如何自证、姜萍能力的罕见程度等等一系列废话,有些人也称他们“中立派”。另一些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则是旗帜鲜明地确信姜萍造假,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用额外的再生产成本交易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地位遭到染指贬值的,而事件本身允许他们用“坚持学术诚信”“捍卫数学纯洁”之类的堂皇借口掩饰自己隐秘的心思。当然,一定会有人反驳说自己就是根据数学事实分析认为姜萍作弊,然而抛开事后诸葛亮的因素,按照他们那套处处透露着傲慢和可疑的分析方法来看,除了把一切疑似取得成就的无产阶级子女都归为特例和斥为作弊之外,就无法得出任何实质性的结论,我们只需简单将他们的观点举例:
- (1)宣传视频和笔记中的符号书写问题:在自学数学的背景下,别说书写不规范,以完全错误的方式书写出形似的错误符号都是很正常的事,某些人再次习惯性地忽视了阶级差距和教育资源差别的存在。
- (2)英汉小词典读原著和数学教材选择问题:数学教材方面,若严格只学习视频中数学教材,确实很难答出初赛大部分题目,不过无法得知视频未提及的学习情况;英语字典方面,没有任何一本通用字典会大范围收录数学专业名词,专有名词一般在教材附录列表给出,数学教材本身并不涉及复杂的英语,分析大师们似乎在理应有亲身经历的学术英语方面患上了健忘症。
- (3)学校成绩问题:高考数学作为高考的一部分只是为了方便我国官僚垄断资产阶级选拔出少数优秀的“资产阶级接班人”而设立的服从性测试标准,高考数学和高考的关系远远大于和数学的关系。拿月考83分来攻击姜萍,只能说是非常可笑的。
- ……
其他的分析还有很多,有分析作弊心理的,有分析宣传视频中板书证明过程错误的,但是相信已经不需要继续下去了。总的来看,中间派和反对派,两拨人言论的内核是一致的:在立场上反动地维护资产阶级及其现制度,自觉或不自觉地试图阻止自己阶级地位的滑落;在实际分析中完全无知可笑,前者高高在上重复一些正确的废话,后者习惯性采取丑陋的污名化手段对付无产阶级的子女。种种丑态完美的体现了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在最陈腐的东西上纹饰雕花的已经堕落到反面的小资产阶级典型品格,而反对派们反复宣告的对官方说辞的不信任和讽刺此刻更像是一种忠心耿耿的小骂大帮忙了。
官方:
众所周知,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然而这些意识形态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时是像过去的各种集体斗争事件中那样,以黑帮和群众的直接冲突体现出来的;也有时是像胖猫事件一样,是通过黑帮对于社会事件的处理和反应而侧面体现出来的。姜萍事件就属于后者,官方并不直接地处于冲突方面,在本次事件中甚至没有非常明确的表态,而是通过掌握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影响事件中的各派观点,进而影响事件的走向。
特色明确扶持职业教育30年,其状况仍然不可避免地随着复辟后劳动者地位的降低而愈加惨淡,成了“差学校”的代名词和小资产阶级避之不及,无产阶级避无可避的场所。姜萍事件正给了官方宣传职业教育美好前途的机会,所以事件初起,各大官媒便抓住机会,转发并评论为“中专少女励志逆袭”的美好故事,甚至连当地文旅也要插上一脚,形象之无耻比及阿赛官方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质疑过后,官方很快哑火,随后便是习惯性的撤稿删评等等粉饰手段,以涟水县教体局的回复(原文已被删除)匆匆结束后便开始装死。回顾一下就会发现滑稽的情况,特色一方面要披着红皮宣传中专不差劳动光荣,另一方面又恰恰是自己制造了阶级鸿沟,结果竟然是既得利益的小资产阶级上层首先跳出来反对他们的宣传!随着阶级矛盾的一步步激化,广大群众更加意识到特色的愚弄,这种欺骗只能是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各派观点写到这里,我们可以作出判断: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下,教育对无产阶级的一切意义就是将他们的子女训练成资产阶级的奴仆和廉价劳动力,“埋没天才”是资产阶级乐见的普遍现象,因此姜萍式的人物是必然出现的。无产阶级和下层小资产阶级同情姜萍,期待她实现阶级跃升;而上层小资产阶级则要贬低姜萍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姜萍事件引起这样的社会争议,一方面再次证明了资产阶级及其教育制度的极端反动,另一方面证明广大群众在黑帮政府的愚弄下仍然抱有靠教育上升到剥削者地位的幻想,也就是没有意识到这种反动性。
3.自然科学教育的革命观点
对姜萍事件本身的分析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笔者认为不能止步于此。如果说事件的一般性在于这是特色营造的阶级跃升幻想下的一场闹剧的话,那么特殊性就在于这是一场数学竞赛导致的闹剧,而广大群众普遍认为数学是纯粹客观而超阶级超政治的,这也给了黑帮用这一特殊性掩饰事件一般性的机会。下面就要论述这个特殊性,具体地说明特色是如何利用自然科学学校教育(当然包括数学教育)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左派对于我国无产阶级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没有很一致的意见,但是这个比例占据绝对多数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说绝大部分青年离开学校后就要迅速地成为无产阶级。对于他们来说,学生时代接受的大部分自然科学教育几乎都是过剩的(程序员等少数脑力无产者可能例外,但我们主要讨论中学和中职的情况)。资产阶级并不会那么好心,像社会主义时代一样要将青年培育成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所以这种“全面发展”教育除了给群众做做样子外,几乎就是专为他们选择的那一小撮人准备的,这批人就是未来的垄断资产阶级、私人资产阶级,或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专家学者,这近乎是明目张胆的无耻了。
然而上面这些还不算完,如果数学学校教育仅仅是过剩的话,对于进步青年还是能够起到正面影响的,他们将来有机会利用这些知识发挥革命的作用。事实上,自然科学学校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出奇的僵化,课本知识脱离实际,课标教学顺序随意安排,知识不讲来龙去脉虚空硬考,考试限时横征暴敛,题目靠刷靠背靠记结论不知理解,这几乎是中学数学的集体回忆。为了做题速度机械背诵定理证明和运算技巧并且大量刷题,表面上看是应付限时考试的无奈之举,实际上正是反动教育所必然灌输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的体现。这些手段方法是大为资产阶级所抬爱的,它们除了教出列宁所谓“资产阶级最恭顺的奴仆”之外,就只能生产一群无能的废人。至于姜萍本人,虽然明面上的宣传几乎可以定性为虚假炒作,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她的实际水平。她可能确实是一个两年能学会大四数学的天才;或者是一个罕见的偏才,对数学的一个特定领域有着自己的理解;又或者是一个彻底的草包子,然而所有这些可能性其实都不影响我们对教育制度的判断。当前环境下,即使是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也不得不羞羞答答地承认教育制度并没有“为人才大开方便之门”,比起姜萍这种引起大规模关注的特例,绝大多数无产阶级子女在资产阶级学校教育下只能无声地遭到扼杀。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暴露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是官媒胡说的什么停止无底线炒作,而是暴露得还不够血淋淋和露骨。
回头来看,阿里的这个两天开卷自由答题的初赛形式,甚至还是一种相对进步的形式。毛主席也说:“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这就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考试评价的革命观点。他还说:“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只要不把学生当成打击对象就好了。”毛主席批评的是当时社会主义下的学校教育仍然因循着的资产阶级教育中的较落后的方法,当然现在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是连这种教育都不愿意给无产阶级提供的。
事实上,除了部分资产阶级的子女能接受到所谓精英教育(虽然最好也不会超过五四资产阶级教育家提倡的水平)之外,我国绝大部分群众都是在这种反动程度渐创新高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可以想见他们看到姜萍的事迹时有多么振奋,他们无比期待这样一个人物能够在他们作为失败者的应试教育中替他们“过关斩将突出重围”,也因此不能接受所谓的“作弊”。而让群众意识到资产阶级“公平竞争”的虚伪面目,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则是我们马列毛主义者的任务。
21世纪以来,基本成型的官僚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已经戕害了不止一代青少年,它的彻底消灭也只有通过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在此之前,下一代将不得不继续“接受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训练”,忍受愈加疯狂的校园版资产阶级专政。然而,正如列宁所说:“但是,如果你们试图从这里得出结论说,不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那你们就犯了极大的错误。如果以为不必领会共产主义本身借以产生的全部知识,只要领会共产主义的口号,领会共产主义科学的结论就足够了,那是错误的。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过去的前疫情时期,由于左翼思潮在墙内的不发展,有相当一部分革命左翼是墙内自学摸索走向马列毛主义的,这种艰难的摸索,本身就是一种反对“知识贵族”,坚持理论实践结合的斗争的无产阶级教育。这种教育正和过去的“七二一”大学、朝农经验等等一道证明,充分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革命的世界观结合起来,能够打破一切资产阶级狭隘的天才观点。革命青年在学校应当主动地批判地吸收自然科学知识,剔除其应试的、落后的部分,尽可能不在作业、刷题、死背书、钻营应试技巧等等专为考试服务的事项上花费时间(减少花费的多少取决于斗争改造父母的程度),不能对资产阶级的成绩和升学抱有任何瓶瓶罐罐的幻想。我们期待着未来,不同学校的同志们毕业后在融工的战场上相见,也期待着未来“六亿神州尽尧舜”的那一天,无产阶级批判地继承过去科学家的优秀遗产,将真正属于全人类的科学推向星辰大海。
参考:
-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 《毛选》6卷赤旗版
- 《青年团的任务》
- 《列宁全集》39卷
- 《自然辩证法》
- 《The Emperor’s New Mind Chapter2&4 by Roger Penrose》
欢迎加入工农解放社
团结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组织,寻找共同为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战友!
频道: https://t.me/LiberationLeague
群组: https://t.me/Liberation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