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Administrator
发布于 2024-12-04 / 257 阅读
0
0

谁在原地踏步?制造分裂的燎原

前言

本文文章的前提:列宁«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的错误»、«工会的中立»,斯大林«俄国社会民主党及其当前任务»。之所以提到这些前提,主要还是希望读者同志们明白我们的融工路线是政治主义反工联反手工业,认识到燎原卑鄙的断章取义的扣帽子行为。

本文以揭露性质的材料文章来进行写作。主要对燎原的«“线上线下”的形而上划分对机会主义者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文进行回复。(因为这是燎原少有的有一点点逻辑的文章,而其他文章全是公式化扣帽子)也对之前的文章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说明。也尝试对先锋队理论进行进一步发展与补充

本文对革命家的定义是:对一切不符合本阶级利益的“社会不合理现象"进行现实斗争和革命改造等活动,使其符合所属阶级利益的人,这是革命家一般的定义。谈论到所属阶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活动首先必须要是成为自觉的革命家,首先是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做斗争。为防止混乱先进行提前说明,除职业革命家组织外,正文中所说的革命家都代指无产阶级革命家

正文

燎原的写手们又陆续写了一系列文章来作为对工农解放社«继续回应,你问我答|对燎原组织理论的逐个回应»一文的回应。但很明显,燎原的写手们忙着完成高层指派给他们的工作,以至于他们压根就没有好好把自己所要讨论的文章看完!甚至于完全没有任何的推理逻辑,完全就照旧按照燎原自己引以为豪的扣帽子的公式化模板去写作。这就是燎原的“工业化”!

燎原疲于交稿的写手们,为了给燎原高层们交稿件,被截稿要求逼得宁可套模板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分析文章的过程逻辑。这些写手的文章中理论上的错误和极明显的不正确地方(甚至是修正主义的话语都讲出来了),真是多得惊人。

就从关于工会上的指责来说,任何一个有看工农解放社的文章的同志,哪怕只看了最近更新的前几篇文章,只要能够好好结合文章条件情景来看,就都能够明白我们现在不仅仅只在原则上讨论着理论概念上的工人小组。就像列宁所说的“我们组织的建设如果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从一步步建立坚强的革命家组织开始”那样,就能够明白工农解放社在工人群众组织方面的建设一开始的目的也是“从建立坚强的革命秘密(地下)工会”开始。是的,读者同志们。我们不只是在简单地在原则上提工人小组(或者其他的什么工人组织的名字),我们已经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在实际上着手要去尝试建立一个有效的群众组织和革命组织,可燎原却依旧在这一点上退一步,自己本本主义地认为我们会去完全模仿德国和俄国的路程,去走所谓的改良工会黄色工会。我们已经在开始讨论总结俄国革命这一路上的对与错,要怎么去避免这些错误并总结成功经验时候,燎原的先生们只会在一旁大喊:先锋队、先锋队!但若问他们到底要怎么去建设,他们只会喊:组织性、纪律性!并把除燎原自己外的所有其他组织说得好像完全没有任何组织性纪律性建设似的,即使有组织对这污蔑进行回应也会硬扣帽子说什么这是手工业方式的组织性纪律性。如果问他们应该在群众中做什么工作,他们也只会喊:工人小组、工人小组!但工人小组的组成是什么,这种一个个的小组又要怎么统一,他们的不固定的形式又是对什么而言等等,燎原的文章基本上是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说法,比如一篇揪着我们在说明小组不固定形式的讨论上说我们是无纪律无组织性的手工业方式,另外一篇却又对我们在地下革命工会的讨论上污蔑我们要搞固定的小组形式,这情况已经不只发生一次了。(从这点来看,燎原你的组织思想建设又体现在哪里了呢?)燎原在这里的思想分裂,所体现出来的更多是燎原脱离实际的照搬俄国历史经验和他们虚空先锋队建设的群众组织的幻想,他们只想片面地从表面形式去复刻,而非想去实现先锋队的本质。一个真正的民主集中制的党,在这样的党中每个同志都有着政治自觉,对于党的路线不会去无脑拥护,而是每个同志都能有着自己在某处上认同或不认同的见解与思考,通过讨论求同存异,由此达成在思想上的统一。是不会犯:连政治报的审核部分都不遐思索忙于写水文编者按、编者按审核部分本身都有思想分裂等的这些错误情况存在。

燎原完全就没有一个作为马列毛主义者或者说马列毛主义的社会科学家所该有的研究态度。(有别于资产阶级学校所讨论的忽视阶级社会的社会学和其学者。在我们马列毛主义者这里,历史唯物主义才是为科学的社会学,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没有作为一个马列毛主义者所应当有的研究推理逻辑的过程,有的只是在那里自说自话,不去看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文章的真正意思。就比如政治报对于组织的意义,我们已经在工农解放社的文章中说明了我们对于列宁全俄政治报的本质在于党的集中化,可从燎原后续的文章回应来看,只能证明燎原话底下所隐藏的观点:“燎原认为政治报计划第一任务‘首先本质是对燎原高层绝对服从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各小组自觉遵守燎原高层独裁。不遵守的就是手工业,遵守的就是工业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燎原高层专制统治,以这种方式来实现专制上的集中统一。”请不要说我这是在误解你们,燎原的那些先生。我们已经明确提到了政治报的集中化本质,也没有否认为了维护共同业务所需的组织性纪律性的意义,可你们却仍然还在对工农解放社的文章一再否认,你们甚至在后面的叙述中不能理解脚手架的意思。工农解放社多次说了政治报发挥这些纪律性组织性、把人联系起来的共同业务等的意义,本质就是为了实现党的集中统一化,可燎原完全看不到这点,只停留在单纯强调组织性纪律性的表面,过分夸大其作用,忽视了组织建设的真正需要。自此党政治报的本质就这样被燎原歪曲,彻底从党的政治机关报变成维护燎原高层的水文报。燎原不去把内部的同志们提高到革命的社会科学家的水准,而是把有关提升到社会科学家程度的教育内容降低到甚至已经不去思考文章内容和逻辑的程度。这种所谓的燎原自豪的“工业化”政治报计划,究竟哪点是成功的了?燎原这种教条式的思维、无脑地套“工业化”公式,实际上反而把革命神圣化,硬要符合什么工业化,让燎原基层同志陷入制度化流水线的规章泥潭从而无暇思考;不听取同志的意见,不解释同志的问题,只允许燎原高层的观点存在。这些事情的实质就是力图缩小革命的范围,狭隘化革命,把革命变成事实上只有少数人能谈,而大多数人只能盲从的群氓路线。

而我们为什么会提到线上和线下的问题?首先原因第一个,根据燎原的回复,我们是再次感到震惊的。他们居然认为线上线下和地上地下是一个辩证矛盾关系里的问题?这分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谈线上线下,本质想讨论的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问题、是“党中央的路线决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条件的问题;我们还已经说明了地上地下的本质是秘密性与公开性问题。这两个的关系问题之间构不成新的第三个关系问题。而燎原的文章却还在在停留认为讨论线上线下的发言权问题等于在讨论地上地下的秘密性问题,看啊,这就是燎原好一个“工业化套公式”的逻辑“结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燎原和我们的分歧还在于建党路线。我们主张线下建党,这是说我们通过真正在线下成立的革命家组织的物质来建立一个党;而燎原主张线上建党,就是通过水文报的组织物质建党。但是光提建党是空乏的,我们得明确党的构成得是什么,列宁同志怎么办里就直接说明了:党的组织应当主要包括职业革命家组织的政治部分和秘密工会的起联系领导作用的群众部分这两种(这种工会会把没有固定形式的工人小组与革命家组织联系起来,并且党的政治部分会领导工会走向政治主义)。请问燎原你的群众部分呢?所以通过燎原的这种情况,我们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组织建设的问题上。尽管燎原理论上嚷嚷着要建立一个所谓“具有锻炼过的革命家”政党,但实际做出来燎原却让他们的干部脱离工人阶级,片面强调地上地下想要跳过厂内群众组织建设中必要的工人小组阶段和工作过程。要一步建设革命家组织和群众组织,到了燎原这成为了直接无视物质条件一步建党的空想,成为了纯粹形式上的目标,但燎原在实践上是达不到这个主观意愿的。客观上又只能最多的变为厂内经济主义的工人组织和厂外脱离群众、思想混乱的知识分子密谋组织,只能让两者之间成为互相脱离互不了解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经济主义,这才是手工业,这才是要把我国工人阶级与革命者引到邪路上去,把他们从真正的革命家降低为脆弱的手工业者。

至于建立职业革命家组织和建立秘密工会,这两个问题也还是一个广泛的问题。职业革命家组织要考虑到革命家组织的职业化、成员的严格选择、活动经费、活动范围、融工经验需要、与其他职责的关系等现实问题,这种问题也无法像燎原那样靠线上建“党”(或者说燎原给自己取了个名叫“党”)就能完成。所以对我们来说,实现职业革命家组织的过程大概是:融工小组(革命家小组)→工人小组→秘密工会→职业革命家组织

为什么要这样说?让我们从俄国的文章中尝试寻找蛛丝马迹,斯大林说他们那时候:“最初一个时期,社会民主党不能在工人群众中广泛开展自己的活动,因而只安于宣传鼓动小组的工作。当时社会民主党的唯一工作方式就是小组活动。这些小组的目的是要从工人中间造就出一批将来能领导运动的人才。因此这些小组是由先进工人组成的,也只有优秀的工人才有机会在这些小组里学习。”但同时斯大林同志也提到这是狭隘的活动方式,列宁同志也是这么认为。可是,虽然斯大林是在社会民主党的环境条件下说这是一种狭隘的方式,可这种狭隘并不只是对于社会民主党而言。因为问题不是他们工作做的有问题,而是在斯大林列宁等人提到狭隘性之前,社会民主党和之前的组织在群众部分的目标就仅仅是局限于“先进工人学习小组”,而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了,也就是说,组织做的没有问题,但仍然不够。这种一直僵持在小组阶段的局面,是建党前一直在实行的策略,而到了建党后不久社民党意识到其目标的狭隘性后而立刻摈弃并要使小组阶段往下一阶段去发展,这是第一点。我们把时间往前推,到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列宁在里头的一个很广泛的包罗万象的小组工作。我们当然能够看出来这种手工业方式导致的问题,列宁1895年11月创立的斗争协会,到12月就被捕了。这是当时小组阶段的事情。列宁也在«怎么办»愤愤地谈到自己当年的错误:如果当时组织能够有一个革命家组织,保证继承性等基本的所需功能,就能做的得比之前好的完全多的多。这是第二点。

基本上从斯大林同志的叙述中我们就能得知他们那时候党在初期做的、对党来说是狭隘的事情是:“通过大批的宣传鼓动(包括罢工等一系列),发掘出先进工人,建立由先进工人组成的工人学习小组,让先进工人和知识分子一起参与组织生活”。这似乎很反我们一般直觉,这居然会是狭隘的?其实,这是因为当时社民党的革命家组织只争取到了先进工人、还未广泛争取并组织起一般的工人,在物质力量充足的情况下,社民党在群众中却还未采取秘密工会的建设策略,止步于不广泛的先进工人学习小组,没有进行广泛的地上组织的建设,没有捣鼓好地下组织和地上组织(秘密性和公开性组织)的关系。

于是列宁在这时候提出来:①这种秘密工会旗下的各个工人小组都是秘密而又广泛的。②将革命家组织职业化,革命家组织也一定要同这种进行一般工会所要求的经济斗争的工人组织不一样。③所以需要把所有秘密的职能集中在数量尽量少的职业革命家手里

所以总结我们上面所讲的关于组织建设目标的结论:①在政治组织方面: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从一步步建立坚强的革命家组织开始。②在群众组织方面: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从一步步建立秘密而又广泛的秘密工会开始。

而工会的作用,如列宁同志所说: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用。一方面,工会包括了全体产业工人,把他们吸收到自己的组织中,它是一个掌权的、统治的、执政的阶级的组织,是实现专政的阶级的组织,是实行国家强制的阶级的组织。但是,工会却不是国家组织,不是实行强制的组织,它是一个教育的组织,是吸引和训练的组织,它是一所学校,是学习管理的学校,是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这所学校完全不是普通的学校,因为这里没有教员和学生,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结合体,其中有资本主义遗留下来而且不能不遗留下来的东西,也有革命的先进部队即所谓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锋队从自己队伍中创造出来的东西。因此,谈工会的作用而不考虑到这些真理,那就不可避免地要犯一系列的错误。

我们工农解放社在之前的文章提到左派幼稚病里的工会部分也是为了说明工会的积极作用和其缺点。由于当时小组阶段的成果是成功建立了许多由先进工人组成的工人小组。因此列宁提到以当时先进工人小组的现有条件为核心去发展秘密工会,列宁提到:

一个由最可靠、最有经验、经过最多锻炼的工人组成的人数不多的紧密团结的核心,它在各主要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并且按照严格的秘密工作的一切规则同革命家组织发生联系,这样的核心在群众最广泛的支持下,不必有任何固定的形式也能充分执行工会组织所应当执行的一切职能,并且执行得正像社会民主党所希望的那样。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才能使社会民主主义的工会运动不顾一切宪兵的破坏而得到巩固和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质问燎原,你们试图完全抹除小组阶段意义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对我们来说,你们这个的行为只能解释为:为了能够使你们有借口不融工、为了反对融工,而去把小组阶段的意义抹除来给自己制造出自己不去行动的事例依据。同时这也能作为一个燎原存在教条主义的说明,他们只想着从形式上建立一个所谓强有力的先锋队。从燎原的发展情况来看,他们实现的却是无视民主集中制等革命原则的“强有力的”高层专制、提出的路线却是缺失发展群众路线沉溺于自我内部发展的线上党。或许到了这里,“工业化”的燎原也可能依旧不好好看本篇文章的内容而又突然再次拿佳士运动说事,说:“我们已经去过融工了,这种经济主义的活动只会被特色打击,根本建立不起来革命家小组和有组织性纪律性的工人小组。”等话,就像燎原之前的文章一样强行把各种内容和经济主义联系起来,把帽子扣在我们头上。但这反而也更能向读者同志们以及燎原内部那些真正的同志们说明燎原在理论制度上所暴露的各种问题。

让我们接着讲,我们理清了:融工小组(革命家小组)→工人小组→秘密工会→职业革命家组织,这样的基本发展路线的内容后,结合上面的结论,我们还会明白我们处于什么条件下,遇到的是什么问题。
在这里我再说一遍列宁如何解决手工业方式的办法内容:①党组织应当拥有职业革命家组织以保证组织政治任务的稳定和巩固工作并保证继承性②党组织应当集中化,保证组织政治工作上的高效统一

附加列宁的语句:为了同政治警察作斗争,就需要有特别的品质,需要有职业革命家;我们如果从扎扎实实建立坚强的革命家组织开始,我们就能保证整个运动的稳定性,就既能实现社会民主主义的目的,又能实现纯粹工联主义的目的;一个人在理论问题上软弱无力和动摇不定,眼界狭小,用群众的自发性来为自己的萎靡不振辩护,他与其说像人民的代言人,不如说像工联书记,他不善于提出广泛的大胆的计划来使敌人也肃然起敬,而且在自己的专业技巧即同政治警察作斗争方面没有经验,笨手笨脚,——对不起!这样的人决不是革命家,而只是可怜的手工业者;他们不了解我们的任务不是要为把革命家降低为手工业者辩护,而是要把手工业者提高为革命家

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基本是处于融工小组(革命家小组)→工人小组的阶段,同时早在融工小组→工人小组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开始进行厂内罢工、宣传报纸传单等行动了,工人小组的建设基本立住后,几乎就可以立刻开始着手秘密工会的建设。有人说,先进工人呢?我们当然没有忘记这个部分,只是这部分要从建立秘密工会角度上来思考。见于上文所提当时社会民主党遇到的狭隘性问题,就在于在群众组织的问题中只注重了先进工人部分而又忽视了建立广泛的工人组织部分,而列宁也提到了先进工人将会是秘密工会人数不多的紧密团结的核心。我们也必须再明确这么一点:融工小组是融工革命家共同工作交流的党的政治小组,工人小组是工人们共同活动的群众小组。(这绝不是说群众组织不能参与政治活动,而是要分清楚先锋队和一般群众组织的区别)

  • 所以结论是:①工会方面:融工小组发现工人小组中的先进工人,在秘密工会中让先进工人帮助党联系起广泛的工人,因为单靠少数融工同志是不可能做到联系起成百上千万的工人的任务;厂内任何带有普遍性的工人工作都离不开先进工人,不管是普遍性的斗争,还是普遍性的宣传,还是普遍性的组织一般工人。先进工人是信任我们的工人,是认可革命路线并能够在我们引导下做许多工人工作的工人,他们对我们厂内力量来说是一个放大的作用,是我们现在同更广大工人建立和保持联系的必要桥梁,先进工人始终是我们工人工作的关键一环。至于在秘密工会中是否需要专门成立一个区别于融工小组的先进工人小组来管理工会,由于根据列宁同志怎么办中的经验“由最可靠、最有经验、经过最多锻炼先进工人组成的工会组织人数不多的核心,并且按照严格的秘密工作的一切规则同革命家组织发生联系”并没有提到这点。所以这方面我认为应当后续看融工的具体情况才能进行讨论。②党方面: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应当培养先进工人为革命家,让先进工人们加入到党的学习教育中来,使他们提高为革命家并加入到职业革命家组织中的各个行列中来。成为在党的活动方面能够同知识分子革命家具有同等水平的工人革命家(我们所以要强调在党的活动方面,是因为在其他各方面虽然也必须把工人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但远不是这样容易,远不是这样迫切)。工人革命家未来应当是党的革命家队伍的主要构成。

而谈到职业革命家组织,它与一般共同活动的革命家组织不同:那就是职业化。就是把一个活动身份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在行动中又会有党的经费为其提供支持(如罢工运动、护卫、武器等会涉及到经费的活动)。如果想要以后的职业革命家组织能够切实的建立起来,它就必须要通过融工建立起足够的群众组织来提供条件。如果想要培养锻炼出一大批合格的革命家作为未来的职业革命家,那么今天就要主要依靠融工(或者我们说的工人革命事业)来锻炼。至于秘密工会要怎么样才能帮助到党从一开始就在筹备进行建设的职业革命家组织,涉及到会费往来、往来成员的严格选择、代办员的职责分配等问题,就要看具体情况分析了。

但在这里还有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谈到对工人们的提高时,自觉和实际行动方面,是应当把工人们提高为革命家,而非职业革命家。说到职业革命家组织时,往往意味着成体系成建制,有明确的分工协助,组织内部的革命职能必然包括脱产部分的职能(比如成员培训工作,指挥工作)和不脱产部分的职能。也因此必须要反对认为“只要有完成职业革命家组织所交付的任务的能力,就能够成为职业革命家”的观点,这是在把组织成员挑选的标准从革命家降低为落后群体,也是在为修正主义埋下种子,应当彻底反对。所以谈及到职业革命家组织的成员标准,首先必须是革命家,特别是工人革命家;当我们提及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时,也往往指的是建立坚强的革命家的党,而不是职业革命家。或许可能有同志对这两者会感到混乱,但只要记住“一个人是能够同时具有多个社会身份”这点,就能够明白我在说什么,革命家是一个社会身份,职业革命家是另外一个社会身份,再细点讲,革命家是“对一切不符合本阶级利益的‘社会不合理现象’进行现实斗争和革命改造等活动,使其符合所属阶级利益的”这样一种社会身份,而职业革命家是一个具体的职位,比如说中修那些官僚他们是党员,但他们不是马列毛革命家,而是官僚修正主义者。例子还有更多,先进工人是一个社会身份,秘密工会的鼓动员是一个社会身份,代办员是一个社会身份,演讲护卫、侦查员也是一个社会身份。职业革命家由于是成建制的明确的一个职业,所以能够很明显的辨认出来,但是如果一个社会身份没有建制等明确标明出来的职位,要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这个社会身份呢?那么就不仅仅是从理论口头上来判断(这当然也是一个不可少的标准),重要的还在于看他实际做了什么

所以借此再进一步提到关于对工人的提升教育,我们认为在社会活动实践方面,应当工人们提升为革命家,理论研究方面,应当把工人们提升为马列毛主义的社会科学家。我们认为:每一个真正的马列毛主义社会科学家应当是革命家,真正的革命家也应当努力把自己提升为社会科学家的程度

在我们做好革命家和职业革命家的区分后,我们也应当对革命家组织继续更多说明:什么是革命家组织(即什么是革命家委员会)。

  • ①在列宁那里革命家组织指的并不是融工小组(革命家小组),而是:在任何革命运动,一种稳定的和能够保持继承性的属于革命家的领导者组织。比如融工小组受革命家组织领导。②在自发地卷入斗争、构成运动的基础和参加到运动中来的群众愈广泛,这种属于革命家们的领导者组织也愈迫切地需要。同时这种组织也应该愈巩固自身,因为在运动中各种蛊惑家诱惑群众中的不开展阶层也愈容易。③组织必然会因开展革命运动的需要,逐渐要求组织内的革命家们成为一个以革命活动为职业的人,也就是职业革命家。组织的主要构成应当是以革命活动为职业的人,实现了这点也就从一般共同活动的革命家组织转变为真正的职业革命家组织。④在专制制度的国家里,我们愈减少这种组织的成员的数量,减少到只包括那些以革命活动为职业并且在同政治警察作斗争的艺术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这种组织也就会愈难被“捕捉”。⑤而且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阶级中能够参加这个运动并且在运动中积极工作的人数也就反而会愈多。因为到那时一个真正的职业革命家组织会逐渐使工人无产阶级从“自发”的状态转变为一个真正“自觉”的阶级,群众将会使自己主动地加入到运动中,将自己培养为一个革命家并加入到职业革命家的行列中。那时群众就不会一味为手工业方式“动脑筋”,而会为这种培养工作“动脑筋”了。当然,把组织的秘密职能集中起来,这决不是说要把运动的一切职能集中起来。

回到组织建设当中的解决手工业方式问题,初期的革命组织虽然还没有条件成立职业革命家组织但可以尽可能做到:①职业革命家的一些基本内容和保证继承性;②而集中化方面,党组织集中化可以通过:部门内部通过确保和加强共同业务的工作、各不同部门再通过强化某种工作上的必要联系来统一起来,并通过这种共同业务和联系同时还能够借此锻炼党组织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使所有党员过着统一的党的生活(燎原高层:停下,这明明是我的话!)。这就是所谓脚手架,列宁的政治报计划关键作用之一就是加强部门内的业务联系和制造出各不同部门间的联系,由此而实现集中化。(再提一嘴,列宁的这个政治报是党的机关报

  • 而这里的“各不同部门间的必要联系”其实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由谁去制造这种必要联系上的“原料”?依旧是拿政治报举例,比如通过政治报将中央宣传组、融工组联系了起来,但是为了保证这种机关报的时效性真实性广泛性、保证其正确性,必须是融工组提供现实事例材料。否则这种机关报就只能进入本本与空想主义,走向错误的道路上。融工组就是政治报的第一供稿者,而后是总结第一供稿并集中内容的中央,再然后是接收中央指示确立审核标准的宣传部。当然这里只是讲了第一种关系。在不同的组织,第一供稿者都必须是融工组,但不同的是,有的组织是宣传部先集中第一稿件的思想然后与中央统一、有的组织宣传部就是中央、有的是宣传部先和中央共同讨论再确立审核标准、有的融工组就是中央,不过这些本质都是一样的。

由此我们还能再总结出一个关键结论:组织这一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的出现是由组织成员相互共有联系的成功构建并强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加强并壮大这一联系,并扩大联系的各种内容。也就是说,只要把握住了这种联系,就等于把握住了组织,而强化这种互相的共有联系,就是在强化组织。列宁在讨论组织的不固定形式时,是在讨论“组织不需要特别在某个业务上搞什么固定的职务和组织形式”,但这绝不是说组织的一切就完全是不固定的。

至于联系从何而来?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联系是在共同的活动中构建。这可以是共同的学习、共同的娱乐、共同的劳动、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思想交流等共同的活动。而所谓的纪律性组织性,它们的本质作用就是去保证和维护这一共同活动的正常有序地进行,对于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多了。马克思所说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意义就在这里。人在共同的社会中确立了人本身。人与人通过共同的劳动合作以及其他共同的活动,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社会联系,实现了从不同种生物间捕食共生等利害联系的自然界阶段迈向了社会界阶段。这是一个由量变成质变的过程,是人成为高等动物的一个证明。在社会中,人与物、人与人的联系构成了人的社会身份与阶级;在原子化的现在,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被分隔开,他们在思想、政治、活动上的联系被有意地切断。因而在浪潮来临时,无产阶级们往往是被环境所推动而暂时彼此自发地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可能是因为没有钱买食物、亲人在受冻等生存压力。但由于资产阶级掌控着媒体,他们在政治思想领域占主导地位,包括如教育、大众传播媒体等对于大众的潜移默化,造成了工人阶级的虚假意识。使得大部分无产阶级对于解决办法的认识仅仅受限于工厂工资太低,没有足够的钱养家,没有财力受到好的医疗等经济问题。也因此自发运动中的大部分联系往往都只能形成经济主义的联系。

但无产阶级的真正使命绝不会就满足于此,无产阶级迫切地需要这么一种联系能够将他们团结起来。先锋队就是这么一种能够把广大无产阶级联系构建起来的这样一种特别的力量。先锋队将会破除无产阶级受到的虚假意识并为他们指出真实利益所在,通过先锋队本身的领导将无产阶级们始终联系在一起,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部分将会始终主动地在无产阶级当中构建、维护和加深这种联系,换言之---党领导一切。而先锋队本身也要在工人工作中锻炼出来,先锋队的合格标准是要用工人工作和革命工作来衡量的。由先锋队组织起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对先锋队本身而言是集中化建设需要的结果,也是不断构建加强内部、外部联系的过程。这种先锋队构建的联系有别于自发运动的经济主义联系,而是充满了政治需要,并带领无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革命。而广大无产阶级也会在由先锋队所构建的联系中学习,认识到谁才是自己人、谁是敌人,从而成长为新一批自觉的力量,并在自己自觉的学习和党的帮助下变为新一批革命家,加入到构建政治主义联系的队伍当中来。

而回到我们的关键结论,工农解放社融工的方法论之一“怠工组织”就是契合了这一原理,这个方法就是基于融工同志主动地发起怠工活动建立起了与工人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是要有原则的,要符合所要构建的组织目的);到工人中去的融工的方法论之一“构建朋友圈”也是由融工同志主动发起的,并且他们在后面还加强壮大并改变了这个联系,使其由单纯的工人互助圈变成了有斗争目的的罢工组织。

但这种融工同志单向的建立联系的方式远远是不够的,因为:这种组织的联系是由融工同志所主动发起和维持的。在社交上大部分人往往都是被动的,光是社交就有一方人得去主动维持主动联系,这样才有可能发展成双方彼此都能互相主动联系的习惯与意识,而组织就更不用说了。在“怠工组织”、“工人互助圈”期间,各个成员彼此之间没有非得去维持相互沟通和保证联系就不可的理由。所以很容易就会遇到继承性问题:没有了融工同志这类革命家主动地去构建各个成员的相互联系,这个秘密工人组织就维持不下去。

在这里,基于“组织这一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的出现是由组织成员相互共有联系的成功构建并强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的结论。我尝试在理论上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继承性的办法。

这种办法的目的是:确保出现继承问题的工人小组能够安全地存续到下一任接任的同志。办法的原理是:提高工人小组的自觉性,以让工人们能够主动构建彼此的联系,甚至成为日常中不可少的习惯。办法的内容是:①教会工人组织里的工人(特别是先进工人)上面所说的:组织是什么?②我们的组织是因为什么联系(目的)而存在的?③接着让工人们认同维持工人组织的必要性,使工人能够自觉地去维护这个工人组织。④尽可能让该厂的其他融工同志找到合理的方式与该工人小组构建起联系(第四点是关键)。那么即使组织没了革命家的领导,这个工人组织还是能够较为长久地存在的。当然,在确保这个工人组织能否长时间存在前得先评估现在这个工人组织的各种情况,确保长时间的存在不会出现重大问题。革命组织也要做好地上地下组织的区分安排。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先进工人对于维系工人组织的重要性了,先进工人是共产主义、马列毛主义的同情者、支持者,他们会是革命家队伍的优质萌芽。必须做好对先进工人的培育,特别是从自发发展为自觉的培育。于是这里必须要补充自觉和自为的含义,所谓自觉,就是人认识到某一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意识到这个事物若想要实现,那么“我”就“不得不这么做、不这么做就不行、只能这么做”;而所谓自发,就是没有认识到某个事物的必然性,仅仅只是最多做到认同这件事。所以在没有意识到事物的必然性,没有意识到某个事物我不得不这样、我只能这样做的情况下人是会产生惰性,因为人是不会去做非必要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人大部分是被环境如同随波飘流般推动,因而这样的人是处于一个自发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列宁同志要让党的每个人都意识到他们所处岗位的重要性,本质就是要培养每个人的自觉性。

我们在明白了工人组织内部的工人们自觉维持彼此联系的重要性,因此在初期如果小组内的成员有合适的先进工人对象,应当优先培育先进工人在组织与政治上的自觉性。在工农解放社的“怠工组织”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至少是初步实现了斯大林同志所说的:“不过工厂党委会必须不倦地参与工人的一切斗争,保卫他们的日常利益......”,但因为继承者问题还没有去实现后面说的:“......,并且把这些日常利益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

所以紧接着是政治主义的问题,这种工人组织虽然能够维系存在,但是没有合适的先进工人继承者、没有政治主义的政治灌输,就必然会滑向经济主义。特别是这种经济主义的自发性反而会逐渐消减工人小组刚萌发的自觉性,使得工人小组逐渐走向消失。这时革命家组织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多个同志融入工厂,在能确保该工厂成功建立出了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存在的工人小组时,革命家组织设置在该厂里的其他同志和厂外的预备同志应当积极找到合适的部分与该工人小组取得组织(而非其中单独个人的)联系,并且接续上一位融工同志的政治主义工作。至于怎么接续,需要看具体情况。当然,这些绝不是得等到一个工人小组出现继承性问题后再作出行动的僵死静止的工作。而是融工组的多名融工同志对一个工厂进行的多次连续的融工组织工作,在同一个工厂中由融工组的多名同志建立多个工人小组。我们还能够惊喜地发现,这部分正是大部分革命家组织所能实现的职业革命家组织的功能之一:使经济主义的工人组织变成政治主义的、使孟什维克的工人组织变成布尔什维克的,因为工人无产阶级总是革命的。所以同志们,请不用过于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个革命分子,请自豪大胆地说出来:我们是革命家!让革命家这个被神化的词重新回到它应有的地位,让这个词能够更加融入群众并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吧!

额外的话

顺便说一句,燎原为了给自己的线上建党提供正当性。居然选择把所有线下建党路线的同志们都污蔑成机会主义者!倘若燎原只是自己走线上建党路线,那我们是不会管太多,毕竟无论线上建设成什么样,最终都必然要走向融工(或者是通过内部真正同志的斗争走向分裂)。但燎原不仅仅只是线上建党路线和本本主义问题,他们还有严重的修正主义倾向,燎原高层先生他们的官僚瘾犯了,在内实行官僚制打压对自己有任何稍微有不同想法的同志,维护自己高层地位。在外谈论的路线的时候。我们讲工人革命路线,他们过分夸大组织纪律来讲职业革命家讲政治报,来以目混纲。

我们讲得是如何彻底的和真正服务于无产阶级的长期利益;为何需要和实践上如何建立巩固政治立场;如何安排现在的工作和确定怎样的策略使我们的一切工作与策略都能切实的服务于这个基本原则。但是燎原抛开这些原则来谈组织纪律和革命家组织,否定我们提出那些原则。其实就是把组织路线把职业革命家的问题同无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路线混淆起来,实际上忘记或抛弃了根本的政治原则。并且竟然还想把自己这种林彪主义的、水文“工业化”的、官僚制等的组织建设上升到所有路线的最高唯一地位,与燎原官僚的路线只要有一点点不同就会被污蔑为机会主义,这种行为和杜林没什么两样,杜林是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穿世界的绝对真理,在地球上就知道外星发生了什么。燎原不过是把杜林的椅子搬到了线上的云层上,直接自我地宣告先锋队理论的终结,并独断地认为自己的理论就是对列宁先锋队理论的彻底补完,而全盘否认其他组织的任何见解。燎原高层想要控制所有马列毛主义组织,打压无产阶级革命的企图暴露无遗!!!


欢迎加入工农解放社

团结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组织,寻找共同为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战友!

频道: https://t.me/LiberationLeague

群组: https://t.me/Liberation1966

XMPP桥接群: https://conversations.im/j/工农解放社@muc.5222.de

加入我们: https://forms.gle/4QPjVfzbPCij35Hj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