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专题 第一讲
讲座提纲
先明确“革命”这个最大的基本概念,再明确布党的核心战略-群众路线,然后进入俄国革命背景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革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1848年2月和3月突然爆发的运动,不是少数几个人活动的结果,而是人民的要求和需要的自发的不可遏止的表现,每个国家的各个阶级对这种要求和需要的认识程度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已清楚地感觉到,——这已经是一件公认的事实。但当你问到反革命成功的原因时,你却到处听到一种现成的回答:因为某甲或某乙“出卖”了人民。从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回答也许正确,也许错误,但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不能解释半点东西,甚至不能说明,“人民”怎么会让别人出卖自己。而且,如果一个政党的全部本钱就只是知道某某人不可靠这一件事,它的前途就太可悲了。
“革命”在我们看来只能是一个先进阶级(其利益和社会生产力解放一致的阶级)推翻落后阶级(阻碍社会生产力解放的阶级)的暴动。因此同样是资产阶级,1911年民族资产阶级推翻清王朝的暴动算是革命,而1976年党内资产阶级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就算是复辟。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历史上的农民阶级革命领袖、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我们自己都是在自己的历史阶段上为此奋斗的。虽然反动派不被打倒就不会灭亡,但是他们必然被打倒
世界上无论什么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学说也是这样,总是要分化的。有革命的、科学的学说,就一定会在其内部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它的对立物,产生反革命的、反科学的学说。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劳动人民。”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只不过是劳动人民中在政治上首先觉醒的一部分。我们的存在和我们找到正确路线,从长远来看也是历史的必然。
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恩格斯就没有料到社会民主党会篡夺领导。就是不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意志为转移的。他那个党开始是革命的,他一死变成反革命的了。苏联也不以列宁的意志为转移,他也没有料到会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不过他有两代,有斯大林这一代。斯大林基本上是继承了列宁的原则的,斯大林完全没有料到他一死就大反斯大林,其实也是反列宁,也是反马克思、恩格斯,也是反对我们这些人。反动派的灭亡也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灭亡,共产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群众路线原则
基于激发群众自生政治潜力,让群众自己在阶级斗争实践中接受教育特别是反动派教育认识自己根本利益,推导出忠诚反对派理论(这里不要举反例,只是谈理论,具体后面再讲)
三.俄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
被压迫阶级的存在就是每一个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的必 要条件。因此,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必然意味着新社会的建立。要 使被压迫阶级能够解放自己,就必须使既得的生产力和现存的社 会关系不再能够继续并存。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 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
-
1.发展缓慢经济落后
-
2.自然环境差、生产力落后
-
3.先进西欧成果被落后俄国社会直接拿来用的结果
俄国工业发生得晚,它并不重复先进国家的发展,而是将自己插入这个发展,把那发展中的最先成就,适应于自己的落后性。
先是巩固反动秩序,又反过来为反动秩序的灭亡埋下深刻的经济基础—现代无产阶级的诞生
受西欧把控的经济政治
- 4.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落后国家只能由无产阶级代为完成。(在过去可能是转型的地主阶级代表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基础,例如波旁法国和幕府日本)
1917年的革命还以推翻官僚主义的皇朝为它的直接任务。但与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现在以决定力量的资格出场的却是一个新的阶级了,它在集中化的工业基础上形成起来,武装着新的组织与新的斗争方法。在这里,配合发展律以其极端的方式出现在我们之前:革命以推翻中世纪式的腐败制度开始,在几个月的过程中,它竟使以共产党为首领的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讲座内容
D:
同志们,今天是四月九日,一百八十年前的今天,列宁和其他被困瑞士的革命者在当地同志的帮助下终于得以脱身回国。七天后,列宁回到国内的第一时刻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被各种感性情感淹没,而是立刻走到布尔什维克的总部,把加米涅夫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严厉批判他们的妥协策略,提出了不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这在当时,哪怕是布党多数看来也是难以接受的疯狂言论。毕竟两个月前革命刚刚胜利,党终于能够公开活动了,一切似乎都能朝向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似乎这场革命根本就不需要再流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带领俄国走向社会主义了。
但后来残酷的俄国内战、反地主黑帮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告诉我们事实绝非如此。这场从191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76年的第一轮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浪潮究竟是如何展开的?布党的策略经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这是我们这个专题的关键。和之前的德国革命专题一样,这场我们也需要先回到当时俄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才能解释为何会爆发革命(当然和德国革命主要是教训不同,俄国革命主要是经验)。不过我想,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更加基本的两点:
一、什么是革命?
二、为什么群众路线是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资方法和政治路线?
毛主席给革命做过如下定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是的,革命首先是以阶级为单位的暴烈行动,是阶级对阶级的战争。列宁在一战中所说的用国内战争代替无产阶级自相残杀就是说要以无产阶级在各国反对统治阶级的暴动代替帝国主义世界大战。这样的暴动既然是以阶级这样的政治经济集团为基础展开的,它也就必然存在深刻的政治经济基础,绝不是某几个人就能主导的暴动。
长期以来有人说列宁是德皇间谍,我们且不论后来德国革命爆发后列宁是如何全力帮助德国革命者对抗旧帝国的一切的。就算列宁真的接纳了德皇的马克,但是俄国没有面临系统的革命危机(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被统治阶级无法照旧活着),那么也是无用。
正如恩格斯所说:不是少数几个人活动的结果,而是人民的要求和需要的自发的不可遏止的表现,每个国家的各个阶级对这种要求和需要的认识程度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已清楚地感觉到,——这已经是一件公认的事实。但当你问到反革命成功的原因时,你却到处听到一种现成的回答:因为某甲或某乙“出卖”了人民。从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回答也许正确,也许错误,但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不能解释半点东西,甚至不能说明,“人民”怎么会让别人出卖自己。而且,如果一个政党的全部本钱就只是知道某某人不可靠这一件事,它的前途就太可悲了。
有人认为我们所说的“革命”只有站在无产阶级视角上才叫革命,而在资产阶级视角上就是反革命了,好像革命是一个可以随着不同观察者阶级背景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概念一样。的确,我们确实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历史上一切进步阶级的视角来判断什么是革命的,因为只有这样的视角才是科学的,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这一必然规律的——也就是人类从无法控制自身社会的规律,被规律盲目支配(例如价值规律,例如资本主义中的唯利润盲目生产)到能够用人类的理智来干预我们的一切生产生活这一必然规律。
因此,“革命”在我们看来只能是一个先进阶级(其利益和社会生产力解放一致的阶级)推翻落后阶级(阻碍社会生产力解放的阶级)的暴动。因此同样是资产阶级,1911年民族资产阶级推翻清王朝的暴动算是革命,而1976年党内资产阶级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就算是复辟。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历史上的农民阶级革命领袖、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我们自己都是在自己的历史阶段上为此奋斗的。虽然反动派不被打倒就不会灭亡,但是他们必然被打倒。
正如毛主席所说: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恩格斯就没有料到社会民主党会篡夺领导。就是不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意志为转移的。他那个党开始是革命的,他一死变成反革命的了。苏联也不以列宁的意志为转移,他也没有料到会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不过他有两代,有斯大林这一代。斯大林基本上是继承了列宁的原则的,斯大林完全没有料到他一死就大反斯大林,其实也是反列宁,也是反马克思、恩格斯,也是反对我们这些人。反动派的灭亡也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灭亡,共产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不是说我们的活动毫无意义,我们现在回家睡觉什么也不做中国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也能胜利,这是历史宿命论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虽然承认历史的必然规律,但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一切历史归根到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只要是斗争,至少在它的某一个阶段(战术上而不是战略上,战役上而不是战争上),双方就都存在胜利和失败的可能性。否则就不叫斗争了。就不需要斗争了。
而从战略上,从整个争取社会主义的阶级战争的角度看(当然这也属于更大的争取共产主义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即使未来的革命运动一时被资产阶级自由派把控,也绝不能认为这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因为中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已经完全“成熟”了,以及没有任何需要革命的地方了,除非我们对革命的定义不同),我们的存在和找到正确路线本身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这里,我们可以到下一个问题,为什么群众路线是一切革命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和政治路线?
S:革命活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动,如上面所说的那样,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不走群众路线,不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革命活动不可能进行下去,也不可能成功。另外,我自己的想法,取代一个政权的必然要是另一个政权,少数人的暴动、暗杀,也许能摧毁原有政权,但不能建立新政权,依靠少数人不能实现革命
H:促使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生活的一大因素就在于原有的物质生产生活被严重摧毁,而能够摧毁它的人只有无产阶级自己。
G:对于列宁当时的行为,很多人都说列宁割地什么的是出卖国家,如果说在一场所谓很得本国人心的战争中还试图想发动革命,那么所有人都会针对革命者。(后补充:压倒性的那种)
H回复G:除非是面对帝国主义强势入侵,否则很难想象有什么战争能够很得人心🤔
R回复G:并不是,布列斯特合约的前提是沙俄在战争上和政治上的完全失败,列宁是以土地谋生存,但是列宁完全是从社会主义的角度出发来做出这样的决定的,避免被资产阶级联合围剿,利用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
D:
不错,我们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革命党哪怕再厉害,从历史战略上讲,从阶级战争的角度来看也不过是进步阶级这个大军中的一部分。而这个部分,哪怕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相对一段时间也是少数,否则劳动者人人都是马列毛那么剥削制度就自动瓦解了,根本无需暴力革命。即使是强如毛主席,他也反复强调自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而革命,特别是在革命高潮阶段的暴动起义阶段,整个阶级高度组织、协同工作一起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就尤为重要了。
革命党要把群众组织好,就只有最大程度地激发群众的政治自觉,也就是阶级意识,让人人知道为何而战,这样组织起来的战斗队伍才会和反动派靠恐怖军事纪律组织的国家机器有根本区别,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人的作用。当然,我们说的人是指真正的人、存粹的人、白求恩式的人(历史上一切进步阶级),而不包括哪些虽然是人,但是本质是资本傀儡的反动派。
那么如何激发群众的政治自觉呢?关键就在于让群众自己深刻产于激烈的阶级斗争,这在革命高潮时期一日胜十年的阶段尤为关键。
所以,各位看,列宁为什么会在左派幼稚病中提出忠诚反对派策略?
也就是说无产阶级革命派帮助虚伪的社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中最具欺骗性的人上台,这样方便他们在执政中把自己的本质通过镇压群众,维护资本的政治实践中暴露出来给群众看——也就是“给反动教员舞台,让他们政治破产”。这样可以帮助群众自己认识到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与一切真正的社会进步就不可能。
我们分析了这两个最基础的核心概念,现在就可以正式进入到俄国社会背景的研究了。和我们上次讲的发达的德国不同,俄罗斯向来是以发展缓慢、经济落后著称的。这首先就是由自然因素决定的,俄罗斯和其他靠近北极圈的民族一样(斯堪的纳维亚有大西洋暖流不算),缺乏农业开展的两大基本条件:足够的热量和合适的水分。所以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长期以来发展缓慢也就非常合理了。
各位请十二分注意,当我们说到“生产力”这个概念的时候绝不是说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中的那个东西,在这里刻意抹杀人的作用而空谈抽象的科学和生产力概念是极为反动的。就像现在先进技术不是用来提升生产效率解放人类,而是用来监控群众从而在根本上阻碍社会生产力解放一样。各种先进科技如果被反动派掌握那么它们也更多是起的阻碍生产力解放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那么什么是第一生产力呢?
马克思说:“被压迫阶级的存在就是每一个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的必 要条件。因此,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必然意味着新社会的建立。要 使被压迫阶级能够解放自己,就必须使既得的生产力和现存的社 会关系不再能够继续并存。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 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
也就是说,革命阶级、劳动人民本身才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人民群众并不能凭空提升生产力,因为他们是在继承之前所有世代留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关于这点马克思说: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
很遗憾,俄罗斯人民非常不幸,他们本来就缺乏各种发展农业的基本自然条件,又不像移民到北美的人(许多是当时非常进步被反动欧洲排挤的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者),本身就是非常进步的人,可以直接在很高的阶段建立新社会。于是乎,俄国群众长期以来相比西欧、东亚和印度落后也就是必然了。
但这并不对社会发展而言全是坏事。正是因为俄国的落后,所以俄国工业发生得晚,它并不重复先进国家的发展,而是将自己插入这个发展,把那发展中的最先成就,适应于自己的落后性。这些东西先是巩固反动秩序,又反过来为反动秩序的灭亡埋下深刻的经济基础—现代无产阶级的诞生
是的,在一个中世纪国家,居然因为引入了在欧美几百年发展出来的最新科技而诞生了最革命的阶级。
又因为俄国资产阶级没有西欧那样强大的农民运动(俄国农业发展过于落后,难以形成大规模运动),更没有发达的工商业者支持,缺乏政治力量,所以他们在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的革命阶段(帝国主义时代前)承担不起革命任务。反倒是反动沙皇为了利用最先进的手段巩固统治巩固国家机器进行了一定改革。到最后,当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俄国资产阶级又过于腐朽了,过于依赖英法资本(四分之三的俄国工业由英法控股),过于寄托于沙皇专制(比起形式民主,他们跟需要沙皇提供铁拳反对革命工人),因此根本不想革命只想维护秩序。
我们可以说: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落后国家只能由无产阶级代为完成。(在过去可能是转型的地主阶级代表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基础,例如波旁法国和幕府日本)。不过和中国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俄国资产阶级整体本身是被革命的对象,他们是过于腐朽不能革命,而不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那样过于软弱不能革命。因为俄国本身是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它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了,其他各种生产方式都离不开它而存在。
总之1917年的革命除了要无产阶级专政外,还以推翻保留了大量中世纪残余的专制皇朝为它的直接任务。但与过去西欧北美乃至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现在以决定力量的资格出场的却是一个新的阶级了。它在集中化的工业基础上形成起来,武装着新的组织与新的斗争方法。在这里,配合发展律以其极端的方式出现在我们之前:革命以推翻中世纪式的腐败制度开始,在几个月的过程中,它竟使以共产党为首领的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至于这场革命究竟是如何展开的?我们下周继续学,今天到此为止。
欢迎加入工农解放社
团结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组织,寻找共同为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战友!
群组: https://t.me/Liberation1917